DSCZ03 |
每一个队伍创建一个文件夹,必须以“队伍序号”命名(例如:DSCZ01),然后把作品放到该文件夹内,作品保存为.py格式,以“项目名称+题号”命名。如“大数分解1.py”:
DSCZ03
大数分解1.py
大数分解2.py
大数分解3.py
一、项目说明。
通过编程对给出的合数进行质因数分解,比如可以用遍历、开平方等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与大数分解相关的递归函数、RSA算法、量子算法等知识的研究、学习。同时,撰写涵括设计理念、原理、技术、实现、成果的报告。
二、组别设置。
分别设置小学、初中、高(职)中三个组别。每个展示队应由2名学生及1—2名指导教师组成。
三、名额分配
区域
|
小学组
|
初中组
|
高(职)中组
|
总数
|
禅城区(含市直)
|
2
|
2
|
2
|
6
|
南海区
|
3
|
3
|
3
|
9
|
顺德区
|
3
|
3
|
3
|
9
|
高明区
|
1
|
1
|
1
|
3
|
三水区
|
1
|
1
|
1
|
3
|
四、时间和地点
另行通知。
五、展示规则。
活动分为程序设计、撰写报告和答辩三个环节。参加队伍根据题目进行程序设计,经过专家评审后,遴选优秀队伍进入撰写PPT报告和答辩环节。
(一)程序设计。组委会现场发布题目,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设计、编写和调试程序,时间结束前运行和提交结果。使用的电脑由组委会统一提供。程序设计语言为python 3.6、编辑器为idle。图形编程工具为Mixpy。程序设计过程中电脑不能连接外网,但可在展示前提出所需安装的软件和库,经组委会审核后统一部署。
(二)撰写报告。根据自己对大数分解的理解及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等方面撰写项目成果汇报PPT。
(三)答辩环节。由专家对项目进行评核,遴选优秀成果进入答辩。答辩环节每组5分钟,评委根据选手现场表现进行评分。
六、展示内容。
参加代表队根据给出的合数,在规定时间内,利用编程对该合数分解质因数,通过规范的程序语言予以实现,最后以乘积的形式输出正确的质因数。
根据程序的适用范围,从三个维度进行评判:
1、质因子分解的准确性
2、质因子分解的时效性
3、大数分解算法优越性
例如:输入:100
输出:100=2*2*5*5
大数分解项目的程序由服务器统一运行并计算用时,因此不能使用input()等方法接收输入,要把数字直接写在程序中,避免卡死。输出格式也要按规范,如20=2*2*5,要严格按照这种格式输出,否则程序无法评判,将影响评分。
七、成果展示要求
分类
|
评价条目
|
说 明
|
评分
|
评判导向
|
过程分
(20)
|
项目理解
|
遵守赛场纪律,不大声喧哗、不违规,文明开展活动。
|
10
|
评委巡查扣分。
|
小组协作
|
小组分工合理,协作紧密,合作有成效。
|
10
|
组员都参与了合作过程、同心协力地解决问题、做出了贡献。
|
|
程序结果分
(50)
|
准确性、时效性
|
组委会提供若干组不同量级的大数,分别运行程序进行分解。
|
40
|
分别记录准确性和时效性,准确性优先。
|
优越性
|
算法程序的优越性。
|
10
|
使用更优算法程序,并能对算法程序进行详细解读。
|
|
交流分
(30)
|
展示交流
|
仪态大方,语言整洁明了,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上午评委挑选一定比例的参赛队,进入下午答辩。)
|
30
|
制作精美,内容清晰、逻辑性强,包含所有要求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介绍研究成果。(全员参与交流)
|
备注:未尽事宜,以组委会最终解释为准。
100
100=2*2*5*5